正妹 瓊斯盃 小S 潮T 洋基 

引用:中段、五眼
推薦小紅劍友整理的中段與五眼
等相關議題。
也謝謝荳荳的提問,用心的譯者,一直都是台灣的寶貝。
另,已故劉乾元範士幫劍道型取的名字,請參考:小紅劍友的部落格相簿
 

 

平凡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25 Sat 2010 13:21
  • 霞構

宜蘭民宿 動漫 薛嘯秋 貢寮 洗車男 

霞構
感謝小紅劍友的分享
:* 霞是指劍尖指向對手右手的KAMAE,通常是對應上段時使用,和指向左手的平青眼不同。請參考小紅劍友的相簿 - 17回七段戰
 * 正眼是五眼之一,是劍尖對準咽喉、延長線指向對手左眼的KAMAE,對應中段時使用,和平青眼不同。

 

平凡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排隊 冠軍賽 男人IN起來 BJD 手工 

Wish list - 劍道和漢辭典
轉貼荳荳的留言:
在您和 chaiing的部落格流連多日,閱覽無數文章後,我決定以我的方式來譯,因為我發現只有投身劍道的人才看得懂這麼多的術語。考慮一般讀者在閱讀時的順暢度,我將『擊面』譯成『打擊面部』,將『退擊胴』譯成『退擊腹部』...當然還加了譯註,讓讀者知道在劍道界是如何使用、如何發音。
譬如,『退擊腹部』的譯註為:攻擊技巧之一,日文為『引胴』,是在交鍔、體撞、打擊後擦身而過時,稍微退後再攻擊腹部的技法。(若有錯誤請訂正)
面紐也直接譯成面具繩子,在各位劍道高手看來,或許很不專業,但是,為了一般普通讀者,只能委屈懂得劍道的讀者啦~您覺得呢?給點意見吧?
++++++++
我到紐西蘭之後,由於劍道教學上的需要,先是從網路上發現很多 Glossary 的網頁(荷蘭煉心孰劍道館 - 推薦:Kendo Glossary),接著,又發現了由日本全劍連出版的《劍道和英辭典 - Kendo Japanese-English Dictionary》,後來,蒙已故安藤宏三範士贈送《劍道英日字典》
這些書籍與網頁,很快地就成了我在劍道教學上的重要資源。
除此幫我能夠用正確的英文向外國學員解釋劍道之外,其實,在我個人的修煉上,也幫助我釐清了很多觀念。
前些年,還在紐西蘭時,我很慶幸,自己有機會能夠以英文閱讀這些書籍、文字。當時,我便期望能有類似的中文資料可供劍友們閱讀、自修。畢竟,要求每個人都具備英、日文能力,是不合理的。而,這也是翻譯工作最有價值的地方。
由於劍道還算是「寡眾」運動,所以,在翻譯上,還沒有人(或出版社)願意投注夠多精神或財力,去編寫一本《劍道和漢辭典》。但我期待,這一天,能夠早點到來!
++++++++
也把對荳荳的回應轉貼於下:
完全贊成!以「專業翻譯」來說,讀者閱讀時的流暢性,才是最該考慮的點。劍道相關的中文翻譯還不多,而許多劍友在購買劍道用品時,往往也直接使用上標示的漢字,逐漸地,這些就變專有名詞,例如「面紐」、「胴部」等。但嚴格來說,這樣並不夠好。所以,我很贊成您在翻譯上的想法。
 

 

平凡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玩水 清境 美女家教 啦啦隊 女神卡卡 

字典:Amashi Kote
譯者荳荳提到的:日文有句『Amashi kote』,我查日本網站,意思是:
『當攻方單擊面或小手,或是連擊小手、面時,守方上半身姿態不變,只移動腳步拉開距離,並攻擊對方小手。』
請問這一招有中文說法嗎?
++++++++
以我有限的知識,對此招式,中文並沒有特定或通俗說法。
按你的描述,它應是劍道型中的第二型,但我們沒有特別把它區分出來。
但看到此文的劍友,應該會覺得頗有收穫才是。
++++++++荳荳回應:
『ama』是『aima(合間)』的縮寫,亦即距離,『shi』是『ashi(足)』的縮寫,亦即腳,所以,『amashi』其實是『合間足』的縮寫,即『移動腳步拉開距離
』的意思。
++++++++感謝小紅劍友回應:
小紅
提供一些訊息供參,希望有點幫助:   Amashi Waza 屬拔擊技的一種,即以足拔擊,近代日文教材多統合於拔擊技中,   鮮少加以區分,台灣更是沒聽過對應中文。
 

 

平凡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小琉球 生田斗真 世足賽 J女郎 

關於「道服」
關於「道服 - Keikogi」的說法,荳荳留言:
+ + + + + + + +
至於服裝,作者在小說中用到兩種不同的名詞,一個是練習時穿的「稽古著(keikogi)」,一個是比賽時穿的「劍道著(kendogi)」,所以,我想是不是有什麼不同呢?我是否該分別譯成練習服、劍道服呢?
+ + + + + + + +
我的想法是,應該不需要「分開」翻譯成練習服與劍道服。
在台灣,我們一般就是說「道服」而已,在需要與其它武術區別時,才說「劍道服」、「跆拳道服」、「柔道服」等等。
這好像我們的中文稱謂裡有叔叔、舅舅的區別,但英文裡只有 uncle 而已,遇到「中譯英」的情形,相信叔叔與舅舅也是沒有被分開的吧?除非這有著重要的影響,否則應是不用區別的。
 

 

平凡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拍 無尾熊 巴黎 宋紀妍 8強 

標記布條
從荳荳的留言:
+ + + + + + ++根據日本網站,所謂『mejirushi』是用來做敵我標記的『tasuki(布條)』,通常分為紅白兩色,對不對?所以可不可以譯為〝標記布條〞或〝標記帶子〞?
+ + + + + + + +雖然我不知道 Mejirushi
的正式中文名稱,但譯成「標記布條」或「標記帶子」,感覺都不錯,前者似乎更好一些。
或許荳荳此次的翻譯,會幫劍道界創造出一個新的譯名!
至於為何會是「紅白對抗」?
起因在於日本國旗的顏色。
所以,很多較正式的劍道比賽都會在場邊掛上紅白相間的布幕。

 

平凡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炳 世博 踩踩樂 世博 BY2 

「ㄧ本」的中文說法
與荳荳繼續討論一些劍道翻譯上的問題:
+ + + + + + + +還有,我看各位高手通常把『一本』說成『一支』,所以,一開使就被對方取得一分的狀況,是不是譯成『一開始就被對方擊中一支』呢?『擊中一支』、『擊中兩支』的說法對不對?我有拿chaiing 的文章做參考,不過,有沒有更詳細的描述比賽實況的相關文章可以提供給我做參考呢?
+ + + + + + + +
劍道中的「一本」- ippon
是日本武道很獨特的觀念。「一本」比用竹劍「碰一下」來得多。
很多初學者或是一般的觀眾,常會覺得「看不懂」劍道比賽,因為明明「有打到」,但裁判卻都沒有表示。而裁判認為「有效打擊」的那一擊,往往又因為太快,初學者無法看清楚。
看著「一本」這兩個字,我相信,劍友們心中出現的聲音是「ippon」,而「非劍友」心中出現的聲音則是「ㄧ ㄅㄣˇ」。
這兩個字,對劍友們來說,都是有著特殊意義的專有名詞;那是透過長久的練習,以及與老師、前輩之間長期的耳濡目染,逐漸學會的觀念。
至於「一支」這個說法的來源,我自己猜想(無正式根據),應是從「台語」來的,再逐漸演化成書寫體。
至於在小說裡的翻譯,我會覺得譯成「一本」比較好,因為這是一個有著獨特意義的專有名詞,也有著濃濃的「日本味」,所以在直接沿用漢字的同時,或許也加個「譯注」之類的說明。
也請劍友提供好的劍道比賽文章。
 

 

平凡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 王建民 護士 J女郎 核死丘 

衝擊、打擊與約束練習
謝謝譯者荳荳與我們分享的日文網站翻譯:
++++++++
我在日本網站查過「Kakari keiko」的意思,由日文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攻方』找出『守方』破綻,一一攻擊有效部位的練習。扮演守方角色的人,要視對方劍道程度,適度製造破綻讓對方練習攻擊。
而「Uchikomi keiko」的意思是:面向扮演守方的人或假人,決定攻擊部位,進行攻擊的練習。其中,除了一本技(單擊)外,並包括連續技(連擊)、身體衝撞等多樣性動作。
雖然住過日本,但是,我對劍道一點都不了解,請問,我可以在小說裡做那樣的註解嗎?還是如您的建議,直接註解:Kakari Keiko:衝擊練習。Uchikomi Keiko:打擊練習?
可是,感覺上好像跟日本的註解正好相反耶, 這個註解是來自日本網站:http://ehirasakendo.gozaru.jp/hhk08_trivia03_term01a.htm
++++++++
這個日本網站的說明,原則上是正確的,只是沒有詳加說明。
「衝擊練習」的實行方式有很多種,如我在前文所寫的,它的主要特徵是要求在短時間做快速而密集的打擊,對大多數的劍士而言,最主要的是體能上的挑戰。
稍進一步的分類,可以我在大學時期,有幸參與一回由桃縣徐恆雄教練所主持的「區運」集訓為例,來跟大家分享。那年的集訓,第一次讓我知道,衝擊練習可以有
單邊衝擊,守方不防守;
單邊衝擊,守方防守而不攻擊;以及
雙邊衝擊:攻守雙方的界線相當模糊。這三種差別。
此外,也可以有以下的類型:
計時:二十秒、三十秒或其它時間;
計算打擊支數:三十、五十、七十或一百等數目;或
直到達到學生的體能極限為止(榨乾!)
在我於紐西蘭逐漸擔負起教學與訓練的工作之後,我也從日本與紐西蘭的老師那邊知道了,衝擊練習也常會隨著攻方與守方雙方的程度而有所調整。例如:學生與同儕之間的衝擊練習,便會和學生與前輩或高段老師之間的衝擊練習不同。
當一個劍道老師在當學生的「守方」而接受學生的「打擊」時,他可以有很多的教導方式,上面這個日文網站所描述的,大約就是這類型的衝擊練習。
題外話,有許多看似暴力、殘忍的「無理」與「無禮」的訓練方式,就是隱含在衝擊練習之中,但這必須老師依靠自身的劍道程度來實行,而絕對不建議一些「前輩」或「學長」自以為是地模仿老師的「表象行為」,以亂推、亂撞的方式,來「操」後輩,或是「展示權威」。
因為在劍道中,如何「被打」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這至少需要對時機有很好的掌握能力,所以,「製造破綻」並不是隨時、隨一己之意的行為,借孔子的「時然後言」這句話,就是「時然後被打」。
至於日文網站中關於「打擊練習」的描述,關鍵在「決定」二字。通常在實行打擊練習時,都會有一個「發號施令」的人,大多是老師或負責訓練的前輩,而這個「決定」就是由他們所下的「命令」。
如我前文所寫,也如這個日文網站所寫,要打擊甚麼部位、使用甚麼招式,都是沒有限制的。主要目的在學習打擊的姿勢或動作,或是增進熟悉的程度。
說到「約束練習」則是另外一類,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像,但重點小有差別。例如,我們可以要求某方,在某個時間段之內(例如二分鐘),只准許打某個部位,或是使用某種招式,而另一方則不予限制,目的在於增強對某的招式或部位的敏感度或理解程度。
這些練習方式,表面上看起來很相似,然而,稍加作些區別,則教練在設計訓練課程時,可以根據教學或訓練目標,有更明確的焦點,而初學的同學若能理解這些差異,相信可以更有效率地理解教練、老師的用心,或想傳授的重點,較不會覺得劍道練習就是在「操體能」而已。
註:以前每年一次的【區運:台灣區運動會】現已改為二年一次的【全運:全民運動會】。
 

 

平凡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瑤瑤 James 瑪法達 raindog 利得彙 

引用:面部的綁法
小紅劍友分享了圖文並茂的面部綁法,外加精彩的護具八卦,實在不容錯過。小青劍友也把福田武道具的面部綁法
,整理分享出來。
除了把它們「備份」之外,也推薦給劍友參考。

 

平凡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境 洋基 哺乳 3D麥田圈 花蓮 

轉貼:「拋棄式閱讀」的危機
「拋棄式閱讀」的危機
文/楊照
很多人注意到這兩年,書市上最熱門的書,幾乎都是些很厚很重的小說。從閱讀跟出版的角度看,這到底是不是件好事?
一種樂觀的說法認為,像『達文西密碼』那麼厚的書,都能賣幾十萬本,表示讀者不見得只要輕薄短小,可以鼓勵出版社勇敢出大一點的書。而且厚重的書訂價也高,意謂著讀者花在書籍購買上的金錢會向上提升,當然也對出版和閱讀環境有利。
不過這樣的樂觀看法,忽略了一項變化因素。這些厚重還能好賣的書,都具備高度的懸疑與娛樂性。懸疑和娛樂幫助讀者度過無聊時光,只要懸疑與娛樂效果持續,讀者很樂意書寫的長一點,消磨掉的時間也就多一點。然而這樣的書,看到最後懸疑解決了,讀者跟書之間的關係也就結束了。
說得更明白簡單些,這樣的書,讀者會想要再讀一次嗎?兩項因素,強烈阻止讀者重讀大部頭娛樂小說──要花好多時間,而且知道結局就失去了懸疑製造的刺激。更麻煩的是,讀者心裡會有明確的預期,覺得自己跟這本書的關係結束了,也就不需要再將書留在身邊。
不需要的書,怎麼處理?別忘了,現在有那麼多拍賣的網路管道,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拿到網站上去賣掉,換回一部分的錢來。本來一個讀者要讀一本書,花一本書的錢,五個讀者就要買五本書,若是大家都養成習慣將讀完的書隨手賣掉,那麼同樣一本書就能夠流轉給五個人讀,而出版社只收到一本書的費用!這樣怎麼會對出版事業是好事呢?
回到本源上,出好書創造營收,畢竟不能只考慮書好不好看,還要考慮書值不值得存留。光是製作出好看可以鼓勵讀者的書,卻不在意能不能同時吸引讀者藏書,不會是出版真正的價值寄託。買書和藏書看起來是兩回事,但出版人如果沒有野心讓這兩回事變成一回事,那就無法讓出版利益站在穩固札實的基礎上。
有越多人相信書是可以用過就丟用過就賣的,那麼一本三百塊的書怎麼跟免費的電視或一本七十七元的雜誌競爭呢?如果著眼於珍惜閱讀經驗獨特性,那麼這些大部頭的娛樂小說搶佔市場,非但不是好事,還是可怕的腐蝕劑。這些小說養成的拋棄式閱讀習慣,只買書讀書卻不藏書保留書的讀者,會是出版界自己創造出來的下一個最大敵人、最大危機。
出處網址:PC Home 電子報 - 楊照書鋪


 

平凡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